close

帶走月亮的女孩(A Map of Home)

 
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 
 
 
作者:朗達‧婕拉爾
出版社:大塊文化   
 

一個中東女生寫的故事引起我的興趣,想說:中東ㄟ....來好好了解一下不熟悉的文化

加上這個作者經歷很特別,母親是埃及人,父親是巴勒斯坦人,妮達利在芝加哥出生,

科威特長大,故事就這樣開始。

 

中東的人種真的好混雜,加上又戰爭連連,作者是剛好遇到1990年伊拉克侵入科威特

而不得不移居,在以前世代,他們應該更常移民吧,在此地出生,在別地認識另一半,

最後可能第三地成家;宗教上也是,猶太教、穆斯林、基督教等在不同的家中被信仰著

看他們小學生根本也不懂這些宗教到底有什麼不一樣,只知道我們要齋戒你們不用,

我的神只有一個,但他的神有兒子,很妙....一切一切都是拼盤而成。

 

此本書有自傳的性質,講述從出生到大學,非常口語化的敘述,

每個人講話也都很直接,雖然經歷國家戰亂和家庭戰爭,

負面的話語或情緒真的不多也不強烈,倒是用了很多玩笑話和想像和一點髒話來帶過。

比如軍隊砲轟了最後一棟皇宮的爆炸聲後,煙霧落在地平線上,妮達利打開窗戶,

做了深呼吸,吸入皇宮的塵土後說:「我剛吸入一個王座、大理石台階跟一座游泳池」

還有段很有趣!當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,他們一家人被迫逃離,在搭車的過程中,

妮達莉寫給海珊卻無法寄出的一封信,其中提到「我非常希望那部署在最接近您的

火箭船可以用力掰開您的屁眼。」

 

他們家算是開明且生活過的不錯的阿拉伯家庭,爸爸是建築師,媽媽是學音樂的,

不過結婚後沒辦法發揮音樂長才只能當家庭主婦,為了鋼琴的事他們還常吵架呢。

他們家跟我們一般家庭很像,有著過度保護女兒的爸爸,對女兒期望很高的爸爸,

懂女兒在想什麼也比較諒解女兒的媽媽,爸媽每天吼來吼去,納達利常常要破除

爸爸的傳統想法──門禁阿、男朋友等,爸爸會因此打人,但是家人就像月亮一樣

,有陰晴圓缺,不管爭吵再激烈再傷人,最終還是一家人,到哪裡都是一家人!

看了很有感觸.....月亮,在伊斯蘭教裡有其特殊的意義

穆斯林崇拜月神,禮禱也是根據月亮圓缺做計算,;就像基督教以十字架為他們

重要的標記,而伊斯蘭教則是以月亮為記號。

所以月亮對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,就像他們的家一樣。不過我覺得英文的命名

比較好,到了後半段到埃及避難、最終移居美國時,得要適應當地生活

但納達利所想念的、尋覓的,是她原本科威特的家

 

平實詼諧的一部作品,想像如果我是她,這樣流離,我也會想念我的家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velyn 的頭像
    Evelyn

    Evelyn ∞彭湃的小宇宙 ☆collect the senery of world ☆

    Evely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